首页 > 精彩资讯 > 踽踽独行茕茕孑立出处,“茕茕孑立

踽踽独行茕茕孑立出处,“茕茕孑立

投稿人:易算缘网 2025-06-25

【“茕茕孑立,踽踽独行”是什么意思?】

茕茕孑立意思是:孤身一人。形容一个人无依无靠,孤苦伶仃。

踽踽独行意思是:踽踽:孤零的样子。孤零零地独自走着。形容非常孤独。

一、茕茕孑立

出处:晋·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翻译: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一个人孤苦零丁,无依无靠。

二、踽踽独行

出处:《诗经·唐风·杕杜》:“独行踽踽,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

翻译:孤零零地一个人走路,没有其他人,比不上我同一个父亲生的兄弟。

扩展资料:

一、茕茕孑立的近义词:孤苦伶仃

释义:伶仃:孤独,没有依靠。孤单困苦,没有依靠。

出处:唐·白居易《祭郎中弟文》:“孤苦零丁;又加衰疾;殆无生意;岂有宦情?”

翻译:我苦零丁;再加上年老有病;几乎没有生意;难道有做官的欲望?

二、踽踽独行的近义词:孑然一身

释义:孑:单独。孤孤单单一个人。

出处:宋·周《清波杂志》:“兼渠孑然一身;无所依傍。”

翻译:同时他孤孤单单一个人;无所依傍。

【踽踽独行茕茕孑立出处】

“踽踽独行”的出处是《诗经·唐风·杕杜》:“独行踽踽,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茕茕孑立”出自李密的《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踽踽独行”和“茕茕孑立”都形容人非常孤独的状态。

《诗经·唐风·杕杜》原文节选:

有杕之杜,其叶湑湑。独行踽踽。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

有杕之杜,其叶菁菁。独行睘睘。岂无他人?不如我同姓。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

《唐风·杕杜》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全诗二章,每章九句。此诗写一个流落街头的流浪者,境遇窘迫,举目无亲,亦无人问津,显得凄惨无比。全诗二章,每章九句,运用复沓章法,二章内容除用韵换字外基本相同,通过一个人的命运,向后世真实展示了一幅古代难民的流亡图,艺术视角非常独特。

《陈情表》节选: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陈情表》是三国两晋时期文学家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文章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辞意恳切,真情流露,语言简洁,委婉畅达。

【“茕茕孑立,踽踽独行”…是什么意思?】

茕茕孑立: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茕(qióng)茕:孤独的样子;孑:孤单。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踽踽独行:形容非常孤独。踽(jǔ)踽:孤零的样子。

分别出自:晋·李密《陈情表》;宋·张柞《祭程伊川文》

《陈情表》是三国两晋时期文学家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

文章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

踽踽独行茕茕孑立出处,“茕茕孑立

扩展资料

李密(224年—287年),字令伯,一名虔,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幼年丧父,母何氏改嫁,由祖母抚养成人。后李密以对祖母孝敬甚笃而名扬于乡里。师事著名学者谯周,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传》。初仕蜀汉为尚书郎。

著有《述理论》十篇,不传世。其生平见载《华阳国志》、《晋书》。代表作为《陈情表》。

以上就是关于踽踽独行茕茕孑立出处,“茕茕孑立的全部内容,以及踽踽独行茕茕孑立出处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浏览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