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清明养生要点:饮食、运动、休息与心态调整
清明节前后,天气多变,人的情绪波动也较大。特别是对于一些患有高血压病的中老年人,由于过于怀念亲人,情绪不安,容易造成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应当尽快减轻和消除异常情绪反应,保持情绪稳定。在这一阶段,可以选择动作柔和、动中有静的太极拳运动,转移思维。还应避免参加带有竞赛性的活动,以免情绪激动;避免负重活动,以免引起屏气而导致血压升高。
随着天气逐渐变暖,多变的天气容易使人受凉感冒,发生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此时,又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如白喉、猩红热、百日咳、麻疹、水痘、流行性脑膜炎等。应认真注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尽量少出入公共场所,尤其要注意“病从口入”。
春天是自然界阳气开始升发的季节,人体应该借助这一特点,重点养阳。养阳的关键是“动”,切忌“静”。人们应积极到室外锻炼,但老人春练不要太早,应在太阳升起后外出锻炼。锻炼前应喝些热水、牛奶、蛋汤等热汤饮,同时运动要舒缓。此节气亦是多种慢性疾病易复发之时,如关节炎、哮喘、精神病等。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易发的食物。所谓“发物”,是指易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之品。
在春季饮食方面,宜选择一些能养阳的食物,如粳米、芝麻、花生、赤小豆、糯米、鹌鹑、鹅肉、蚌肉、螺蛳、鸡蛋、韭菜、芫茜、莴笋、淮山、苹果、橘、马蹄、梨、桃、樱桃等。养生的汤品宜选择红萝卜竹蔗水、胡椒煲猪肚、川芎白芷炖鱼头、韭菜滚狗肚鱼、鲜土茯苓煲猪展、咸菜滚黄沙蚬、猫爪草煲猪瘦肉等。
俗话说“二月乱穿衣”,说的是清明节前后由于气候变化多端,早晚温差大。在这个时节,人们应该准备一件可以随便穿脱的外套。早上出门上班时穿一件风衣,注意保暖,中午感到热时,可脱掉,晚上下班回家再穿上。这样就能有效预防感冒。所谓“春捂”正是这个意思。直到清明过后,四月中旬才可换春装。
当然,“春捂”的过程也应因人而异。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决定衣服增减。一般来讲,应根据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注意防寒保暖,以助人体生发,抵御外邪侵袭。在春季居室环境方面,每天中午要开窗通风,被褥和衣服要保持干燥透气。春季多穿纯棉的宽松衣服,可避免发生湿疹。
户外锻炼也是养生的关键之一。选择适当的锻炼方式非常重要,因为春天的天气多变和气温不稳定可能会导致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尽量选择舒适、轻松的锻炼方式。在此特别推荐瑜伽和散步等轻度的运动方式。如果选择跑步或其它激烈的运动方式,应确保环境干燥且地面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