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彩资讯 > 小年习俗起源:小年祭灶祭的是谁

小年习俗起源:小年祭灶祭的是谁

投稿人:易算缘网 2024-10-11 06:49:08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是小年,这是我们都熟知的事实。小年的起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小年的传统习俗之一便是祭灶。要知道,祭灶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习俗。而在小年之后,才是真正的开始。汉代已经有了小年的习俗,那时的小年被称为“小岁”。在《四民月令》中,记载了腊日新旧交替的情景:“腊明日更新,谓之小岁。进酒尊长,修贺君师。”在这一天,人们会特别向师长进酒,以此表达尊长尊师的美德。

到了宋代,人们才开始明确提出小年这一概念。在《武林旧事》中,有这样的描述:“禁中以腊月二十四日为小节夜,三十日为大节日。”这意味着腊月二十四晚上是小年夜,而腊月三十为大年夜。如今我们所说的“大年三十”,大概就是由此而来。

小年习俗起源:小年祭灶祭的是谁

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会进行祭灶神的仪式。这个习俗源于商周时期,是当时“五祀”之一的重要仪式。灶神是玉帝的特派员,常驻每家每户,不仅负责管理一家人的饮食之事,还兼管一家人的言行。在腊月二十三这一天,灶神会上天向他的领导汇报工作。为了防止他乱说话,人们会在他上天之前给他吃糖瓜。糖瓜的甜味会让他暂时忘记烦恼,只记得好事。这样,他就会在汇报工作时只说好话,光捡好听的说。奇怪的是,虽然每年祭灶神,却没人说得清灶神到底是谁:有的说他是炎帝;有的说他是祝融,是五帝之一颛顼的儿子,是火神;还有人说他是黄帝。这些不同的说法反映了原始人类对自然力“火”的崇拜。

其实在古时候,北方的小年也在腊月二十四这一天。然而到了清朝,由于统治者信奉萨满教,他们会在腊月二十三这一天祭神。为了节省开支,他们就将小年也提前了一天,与祭神仪式合并进行。而北方地区的人们也因此改在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在小年这一天,除了祭灶神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传统习俗。例如扫尘、吃灶糖等。扫尘是为了除旧迎新,将过去的不愉快一扫而光,迎接新一年的好运。而吃灶糖则是因为灶王爷需要“上天言好事”,所以人们会给他吃糖瓜,让他光捡好听的说。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浏览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