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彩资讯 > 寒食节的历史由来与文化传承 传承千年文化深厚意义

寒食节的历史由来与文化传承 传承千年文化深厚意义

投稿人:易算缘网 2024-11-05 08:29:38

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他,割下自己腿上的一块肉,用火烤熟后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终于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一起经历过艰难险阻的臣子大加封赏,但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立刻派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都不肯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但当他来到介子推家时却发现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

寒食节的历史由来与文化传承 传承千年文化深厚意义

晋文公无奈,只好下令放火烧山,想以此逼迫介子推出来。然而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后,介子推仍没有出现。上山一看发现介子推母子俩已经抱着烧焦的大柳树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痛哭一番,然后安葬遗体。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的忠义之举,晋文公下令禁止烟火,只吃寒食。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做成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这里的“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介子推割肉救主的行为。

在古代我国还有一个类似的习俗。刘邦衣锦还乡时想去双亲的墓上去祭拜,却因为连年的**,使得一座座的坟墓上长满杂草。他无法找到自己父母的坟墓。很后刘邦从衣袖里拿出纸,撕成许多小碎片,紧紧捏在手上然后向上苍祷告说:“父母在天有灵,我将把这些纸片抛向空中,如果纸片落在一个地方,风都吹不动,就是父母坟墓。”说完刘邦把纸片向空中抛,果然有一片纸片落在一座坟墓上不论风怎么吹都吹不动。刘邦走过去仔细瞧一瞧模糊的墓碑,果然看到他父母的名字刻在上面。这个习俗后来被民间效仿,清明节时家家祭拜祖先,并在坟墓上压上纸片以示敬意。

寒食节在古代也叫“禁烟节”,家家禁止生火做饭,只能吃冷食。但人们追怀先贤之情执着,从东汉到南北朝屡禁屡兴,唐代皇家更是认可并参与寒食节活动。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后演变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庙、祭先贤等官方活动;百姓上坟则是家族内部的祭祀活动。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浏览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