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彩资讯 > 八月十五的传统节日习俗详解 走进中秋节的习俗与文化

八月十五的传统节日习俗详解 走进中秋节的习俗与文化

投稿人:易算缘网 2025-01-05 08:53:05

在燃灯的习俗中,人们用瓦片叠加而成的灯,或在江南某些地方制作灯船。到了广东,张灯很盛,各家在节前十几天就开始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在福建晋江,人们烧塔,也被称为烧瓦子灯。这是清末时期的名将刘永福将逃入塔中的法国侵略者烧死在塔中后流传下来的习俗。类似的传说也出现在宋朝时期,据说在宋末时期,人们为了反抗元军,举行起义,以在宝塔的顶层点火为号。虽然起义很后被压制了下去,但是习俗保留了下来。

中秋节这一天月亮很美,古代文人们发起赏月活动。这些文人的诗句及作品促使赏月这种活动逐渐成为了一种习俗。在这一天,一家人坐在一起赏月那才叫得上家庭圆满。一个人漂泊在外赏月,会异常孤单。或许在此时你会想起苏轼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在江苏南京,人们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中秋前后采摘的桂花制成桂花酱搭配鸭子烹饪,让桂花鸭肥而不腻,味美可口。南京人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

明初南京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筑朝月楼,皆供人赏月。人们在明月高悬时结伴同登望月楼、游玩玩月桥,以共睹玉兔为乐。“玩月桥”在夫子庙秦淮河南,桥旁为名妓马湘兰宅第。中秋期间士子聚集桥头笙箫弹唱,追忆牛渚玩月。南京人将中秋节称为小元旦,月光纸上绘有太阴星君及关帝夜阅春秋像。

近年来,江苏省无锡县的中秋节有烧斗香的传统。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此外上海人中秋节也有一种应节食品叫“月饼”,宴请女婿时以桂花蜜酒佐食。

在北方地区,中秋节也有许多习俗。例如山东省庆云县的农家在八月十五祭土谷神以示丰收祭拜;诸城、临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还得上坟祭祖;山东省冠县、莱阳、广饶及邮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节宴请佃户。山西省万全县人称中秋为“小元旦”,月光纸上绘有太阴星君与关帝夜阅春秋像;陕西省西乡县的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安排佳宴;洛川县中秋节家长率学生带礼物为先生拜节等。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浏览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