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彩资讯 > 冬至南北方传统食品全面汇总 探寻冬至美食的地域风俗

冬至南北方传统食品全面汇总 探寻冬至美食的地域风俗

投稿人:易算缘网 2025-01-07 08:39:24

在潮汕地区,冬至又称“小过年”,是民间一个大节日。在这一天,老百姓要备足猪肉、鸡、鱼等三牲和果品,上祠堂祭拜祖先,然后家人围桌共餐。而在沿海地区,渔民们会在出海捕鱼之前祭拜祖先,为渔民祈福,求神明和祖先保佑出海平安归来。

冬至南北方传统食品全面汇总 探寻冬至美食的地域风俗

在潮汕地区,有一种说法,“吃了冬节圆多一岁”。这里的“冬节圆”就是汤圆了,在潮汕地区又叫甜丸。在冬至这一天吃甜丸的习俗几乎普及整个潮汕地区。在很久以前,这些甜丸不仅是用来吃,人们还会将甜丸贴在自家的门顶、屋梁之上。一来是这甜丸圆圆的,预示明年丰收、全家团圆,二来是为了答谢老鼠给农民送来五谷种子。如今虽然不再贴甜丸,但冬至节吃汤圆的习俗依旧流传至今。

老人们常说“冬至进补,来年打虎”。在北方,冬至时节有吃羊肉的习俗。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很冷的时期,在此时吃上一锅炖羊肉,更有御寒滋补的双重功效。据传,这一习俗始于汉代。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羊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习俗。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关于冬至吃狗肉的习俗,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如今人们依然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

在我国江南水乡,冬至之夜有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很怕红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红豆糯米饭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很早人们在冬至这一天吃的食物名字应该叫“馄饨”。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求平息战乱过上太平日子。因很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吃的,因此冬至吃馄饨的习俗也就流传了下来。

杭州人喜欢在冬至这一天吃年糕来庆祝。每逢冬至都会制糕来祭祖或者馈赠亲友。杭州人的饮食讲究,三餐都会做不同风味的年糕。有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肉丝炒年糕等等种类繁多。杭州人冬至吃年糕图吉利寓意年年长高。

大地上的各种冬至饮食风俗至今依然广为流传,足以见这一天对于百姓农耕劳作以及生活作息带来的重要影响。的确,冬至是阴极之至,阳气始至,在此之后又有小寒、大寒和数九接踵而至,预示着一年中很寒冷的日子即将到来。因此从冬至之后冬季要多注意保暖,在饮食上也要多食温热食物增强御寒能力。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浏览本文